
在平日的学习、工作和生活里,大家都写过作文,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,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、说明文、应用文、议论文。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?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数学的作文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关于数学的作文1你有遇到过不会做的题目吗?可不今天我就遇到一个题不会了,这个问题是:一个挂钟一天一共敲了多少下?这个钟整点是几时它就敲几下,每半点时只敲一下。这个时钟现在在我们身边很少见,现大家都用上手机、电子时钟,很少见到这能讲话的钟。
当我遇到这题时,考虑到一天有24小时,先写的算式是:整点时敲---1+2+3+4+5+6+7+8+9+10+11+12=78(下);一天整点敲---78*2=156(下),因每天有24小时,以上才算12小时整的敲响数,所以在此要乘2才能算出一天所敲响的数;题中所讲每半点敲1下,可算出12*1=12(下)12*2=24(下);一天所敲响----156+24=180(下)
妈妈见我写的算式后对我说:不光有这个方法,还有一简单的算法。于是我开动小脑筋,还是想不出比此更简单的方法,无奈之下我只以能求助妈妈。
妈妈对我讲简单的方法从这12个小小数字中找规律:1、2、3、4、5、6、7、8、9、10、11、12,在此这12个数字帮它们找朋友,每两个数字为一组,每组得数一样多。在妈妈的提醒下我想到:这六组朋友:第一组--1+12=13、第二组—2+11=13、第三组—3+10=13第六组—6+7=13。每12个数中有6个13个,一天整天中还有个12时,可列出:(6*13)*2=156(下)①;每半点敲一下,一天中有24小时,可得出:24*1=24(下)②。一整天时钟敲多少下,用①+②=156+24=180(下)。
首次我完成的结果虽然与在妈妈的提醒下完成的结果一样,但是两个的`方法后者较简单速度也快。通过这题目,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题时,有最笨拙的方法也有简单的方法,只要你能找到规律,相信自己,一定行!只要你敢于思考、静心对待问题,新的方法总能出现的。
关于数学的作文2数学是个理科,说它简单也简单,说它难也难。它不像文科一样思路对了就可以,它是有准确答案的,对就是对,错就是错,没法抱有侥幸心理。
在数学里,就像盖房子一样,像一些简单的题,比如计算填空,他们都是地基,只有打好了地基房子才能盖得高,盖的大。
想要打好地基,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,计算就要天天练,不能半途而废,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。我数学学的很不好,绝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计算,这计算错的要么是不用心,要么是粗心大意,要么就是不会。
记得,之前的一前大考,解方程题,前面几部做的都对,就到最后一步了,大意了4x=-4,解错成了1,这少写了一个减号,四分就没了,考完试看到试卷,后悔死了,从那之后,我就开始做之前我妈给我买的一本题,每天写一页有理数的运算和一元一次方程,但是坚持了两天,没有再坚持下去。我本以为这两天一直在写,收获很大,但没想到,在次考试的时候,还是错了,都是错在一些不应该错的步骤上,我也知道了,这个计算不能半途而废,一定要坚持下去,要不然你之前的努力就全白费了,事后老师也找我谈了,给了我一本六年级的计算题,让我每天做,最近也一直在锻炼计算,一直在做那本书,希望这个寒假能把计算提上来。
生活离不开数学,数学处处都有,正如人们常说的:“学好数理化,走篇天下都不怕。”
数学,不需要拖泥带水的解释,不需要严格押韵的限制,它只用简单的'符号,清晰的逻辑,解释最真实的道理。
数学,不需要五花八门的道理,不需要天花乱坠的修饰,它只用单纯的线条,朴实的数字,演绎最原始的真实。
关于数学的作文3在生活中有些偶然遇到的小事可能会令人难以忘怀,因为它也许会给我们许多启示。
事情就发生在昨天。那是下午第二节课,我们在教室安安静静的考试,我拿到卷子刚开始做时,觉得不难,就很放松,可后面发生的事,谁也没有想到……
当我的卷子还剩下四分之一的时候,老师说:“快点啊!时间不多了。”我听后顿时感到毛骨悚然,看到自己还有三道比较麻烦的题目是,更是不安。不过,还挺幸运,时间够了,可我还是遇到了“拦路虎”。在我写到倒数第二题时,心慌了,我有点做不到了,于是我绞尽脑汁,费了好大的功夫,终于列出了一个比较合逻辑的算式,但答案却被我算成了分数,我心想:“怎么可能是分数,难道别人还卖半袋不成!”想到这,我又把我辛辛苦苦想出的答案改了。这一改不要紧,可把我的正确给改掉了。
收卷后,我问周围的同学答案是多少,他们异口同声地说120.我怕不准确,就又问了一个我的“死党”,她的答案一样,120.我之后又追问算式,她充满肯定的说:“1/(1/200+1/300 )”我微微的怔了一下,和我原先想了的答案一模一样,我当时后悔及了,为什么去我没有再算一次,而是怀疑算式列错了,真不应该呀……
从那件事以后,我明白了:面对一些事情时,认为自己是对的,就不要因为一些外界的语言和一个小小的`“失误”而放弃了自己本身正确的选择,因为这个放弃可能会令你后悔莫及。
认为自己是对的,就不要怀疑从根源上的错,需仔细判断,慢慢分析,终会以完美落幕……
关于数学的作文4关于速度一向学习成绩不好的我,在无意中发现了一道题,并且给做出来了,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下吧!在20xx年春运期间,我国南方出现大范围冰雪灾害,导致某地电路断电。该地供电局组织电工进行抢修供电局距离抢修工地15千米。抢修车装载着所需材料先从供电局出发,15分钟后电工乘吉昔车从同一地点出发,结果他们同时到达抢修工地,已知吉普车速度是抢修车速度的1。5倍,求这两种车的速度。
解:1。设抢修车的速度为x千米/时,则吉普车的速度为1。5x千米/时.由题意走相同路程15千米,吉普车比抢修车快15分钟(即0。25小时)得方程15/X-15/1。5X=0。25解得X=20千米/小时,则1。5X=30千米/小时
答:抢修车的的速度为20千米/时,吉普车的速度为30千米/时.
2。因为走的路程(S=15KM)一样,人用的时间是X。材料用的时间是X+15,即(15÷X)÷(15÷(X+15))=1。5,一元一次方程,得X=30分钟,即0。5小时,那么吉普车的.速度就是30KM/H,抢修车20KM/H
答:抢修车的的速度为20千米/时,吉普车的速度为30千米/时.
3。设吉普车用的时间为x小时。
根据题意得:x+15=1。5x
解得:x=30
所以,吉普车的速度为15÷30=0。5千米每分=30千米每时
抢修车的速度为15÷30+15=3÷1千米每分=20千米每时。
经过计算这道题,让我明白了只要坚持就会取得成功。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习不放弃。
关于数 ……此处隐藏3832个字……”顿时一帮学生像箭一样冲下去,那场面,壮观!在下面玩了会儿雪,感觉有点冷了,于是便休息一会儿。这时老师下来了,一看见他,全班同学就“哄”的一声围过去了,把老师包的严严实实的。
数学老师就像一个孩子王,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快乐。
我发誓,我这辈子都不会和老天做对!因为老天给了我们一个幽默,智慧的老师!
关于数学的作文12那是星期六的一天下午,我嚷着要吃西瓜,妈妈爽快地答应了。于是我和奶奶就去买西瓜。
走进菜市场,我一眼就瞅住了一个西瓜堆儿。这里的西瓜是红瓤的,又大又圆,看着就让人垂涎三尺。奶奶说:“给我挑个熟的!”那个小贩在西瓜上敲了敲,说:“包熟!”于是放在电子秤上说:“一斤十块半,3。6斤,17元8角。”奶奶说:“什么?17元8角,这么贵?不买了不买了!”小贩急了,说:“别,别,别,你去其它地方买就不贵吗?我这儿可是全市最便宜的了,我这儿一斤十块半,人家一斤半十五块五了!”奶奶数学本来就不好,被小贩这么一说便糊涂了,我当时也在想:一斤十块半,也就是1斤10。5元,单价是:10。5÷1=10。5元,而一斤半十五块五,也就是1。5斤15。5元,它的`单价是:15。5÷1。5,我没细算,想想可能应该比10。5多,但是却犯了个致命的错误。
算错就会犯错,我向奶奶使了个眼色,示意让她买,于是奶奶说:“价格能少一点吗?”“不能、不能,本能就比人家便宜,再少,我就亏大了,干脆别卖了。”看着小贩的“真诚”的态度,奶奶于是付了钱,拎着装好西瓜的袋子就走了。回到家,我把这件事告诉给妈妈。妈妈听了之后又问了一遍价钱。我说:“小贩说他这儿一斤十块半,别人那一斤半十五块五。”妈妈哭笑不得,问:“你怎么知道别人那儿贵呢?你再好好的算算”。“因为这儿是10。5÷1=10。5,而别人那儿是15。5÷1。5,反正他这儿便宜”我理直气壮。妈妈说:“你呀,太马虎了,15。5÷1。5=10。333……,谁便宜呀!”
通过这件事,我知道了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十分广泛,学好数学十分重要,另外还要记住:“不要利用数学骗人,也不能不懂数学而被人骗!”
关于数学的作文13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,我上过无数堂各种各样的教课,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,还是这个学期的第一节数学课。
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,严老师面带笑容地走进教室,神情愉快地对大家说:“今天我们上一堂活动课,内容是:对称图形。请看图。然后想想,图中发生了什么事。”接着,老师向我们大家展示了电脑动画图片。看完后,我即高举右手,老师叫到了我。面对教室后面的许多听课老师,我仍然平静地说:“是蝴蝶和树叶的对话。蝴蝶说,它与树叶是一家人。”“同意!”同学们喊道。老师接下来说:“是的。蝴蝶和树业都是对称图形中的成员。同学们还可以折折自己手中的‘蝴蝶’、‘树叶’,看看有没有什么发现。”
班里顿时鸦雀无声。过了好一会儿,贾巍巍打破了这沉寂的`气氛:“被折过的‘蝴蝶’、‘树叶’中间有一条痕迹。”老师说:“对!在我们数学上把它称为对称轴。”说罢,又让我们看了四幅建筑物图片。同学们发现都是对称图形,而且很美丽。
接下来,老师还让我们自己动手剪对称图形。我原先想剪的是大树,可因为种种原因只能改成箭头了。轮到我展示“杰作”时,已是第三位了。有的是剪刀,有的是两颗爱心,有的是红双喜……
老师还在花瓶上贴了一朵花,而且也是对称图形。老师还让我们学做一样“对称图形组合”。我做了一张桌子,把箭头贴在桌子上,作为“对称图形的组合”拿到上面去展示。
这节趣味横溢的数学课是多么有趣啊!使大家在实践中学习到数学,同时也让我认识到数学的奇妙、有趣,并从中爱上了数学。
关于数学的作文14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超市买东西,我们来到空旷的好又多超市,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商品,商品上面有不同的数量和价格,妈妈想用这个机会考一考我能力,于是妈妈就说:如果爸爸要买四瓶梅酒,每瓶68元,爸爸大约要用多少元?我得意地说:这个简单,只要算4×68≈280元。妈妈又问:那么乐天巧克力派一盒12。5元,3盒要用多少元?我对妈妈说:我是这样算的,12。5 12。5,先算12 12=24,0。5 0。5=1,然后再24 1=25 12。5=37。5元。妈妈有问我:那么这样梅酒和克力派总共花了多少元?我说:大约是:310元。
妈妈笑了笑说:你还挺聪明的,不过,你答对了最后一题,你就可以买你自己想要的.东西。我一口就答应了。妈妈问:假如我要买一袋面包是7。5元,芝士是19。5元,牛奶是43。5元,巧克力56元,合计要多少元?加上爸爸的梅酒和克力派,我带了500元,够用吗?我回答说:先算7。5 19。5=27元,然后算27 43。5=70。5元,再算70。5 56=126。5元,还有爸爸的梅酒是:68×4=272元,巧克力派是:12。5×3=37。5元,最后把37。5 272 126。5=436元,然后再把500元和436元比较谁大谁小,因为500元比436元大,所以最后的答案是:500元是够用的。妈妈笑着说:不错,你可以选择一样你自己的想要买的东西。我选了一样一盒水果糖。
我今天真的很开心,可以买到我自己想要的东西,又可以学到我喜欢的算数。
关于数学的作文15从小学开始,我的数学成绩就一直很不“稳定”,一向都在班级中等位置。但也就是这“稳定”,让我与数学渐行渐远。
上了初中,数学的难度也在一点一点地增加。数学课逐渐成了一门让我头痛不已的科目。
每天上课面对老师语速飞快地讲解,我根本还来不及听明白这道题,老师便已经开始讲下一题了。等我抄完黑板上的第一个知识点,老师都已经写完第二个知识点了。面对这样快速的学习进度,我根本来不及消化吸收老师所讲的内容与知识点。我越学越吃力,便渐渐对数学产生了抵触心理。
虽然我是有些抵触数学,但那时的我并不恨数学。真正让我记恨起数学的,是因为有一次的“作业事件”。
那一天上数学课,我完全没有听明白老师所讲的内容,于是晚上我回到家之后只好进行自学。我努力地仔细翻阅了书本上关于老师所讲的内容,并且努力落实了书本上的例题。在我认为已补好当天老师上课所讲的.全部内容时,我才开始写当天老师布置的作业。
第二天,我满怀着激动的心情上交了作业本,那是我自学了一晚上的“辉煌成果”。正当我期待着老师对我的表扬呢,可迎接我的却是作业本上一个大大的”c”.
正是这一次,我对数学彻底失去了信心。
但在那之后,我的数学成绩却突然有了提升,我对数学又有了一些信心。原因很普通,只是因为在那次“作业事件”后,老师找我去“喝茶”,并教了我许多学习数学时的诀窍,现在我的数学成绩又有了些许起色。我也渐渐开始变得喜欢数学了。
现在的我真是对数学又爱又恨,恨是因为数学这小家伙让我学得很吃力,让我花费了不少时间与精力去学习它。也许天生我的理性思维就很一般吧。爱是数学它让我学会了努力与坚持,数学在教会我这些的同时又磨炼了我的意志。也许,这便是我对数学又爱又恨的原因吧。